文学

3. 南京百水橋,開始入社會工作的第一站(繁体)

1936年夏各大學發榜後,我自己早知名落孫山,所以對自己並沒什麼憂傷或震動。同學中功課本來好的,知交如許錫祥,富仁壽,王務襄,尹鐘逵等分別考取了交大,中大,復旦,金陵,還有同屆畢業的十幾位優等生考取了各有名大學。全班畢業約六十人,升大學的約三分之一稍多,升學率不算高,一則由於功課較差,或由於家庭經濟不好的無力繼續升學的也很多。再則有的家族辦的商業或工業需要接班管理而不再升學的也有好多人。


Image by Colin_Guan from Pixabay

是年九月中,開哥已到南京兵工署百水橋研究所任職。知我未考取大學,就囑我去南京入百水橋研究所當一名練習生。認識了劉之國,方兆鍇,史企文等。當時研究所正在建築,沒有什麼正式工作,曾組織過籃球隊,請了南京體育學院的田漢祥當主教練,開展體育活動,也曾組織過用研究所的卡車遊覽鎮江金焦兩山及宜興兩洞等的1937年春遊。當時任材料研究所長周志宏,前幾年還擔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現因年高擔任顧問。還有會計處處長周志誠現仍在交通大學任教授。黃啟能在上海工作,是紡織機械方面有名的專家。史企文聞曾在太原鋼廠工作,但情況不明。還有一位宗福培在貴陽工作已退休。

由於開哥的提攜,曉生弟得能於1937年上半年入百水橋工作,我記得由景祥伯護送來南京。還有我表弟於同年9月也入百水橋工作,為他們二人今後的命運起了莫大的作用,可說是他們二人的轉折點,曉生弟失去此機,就不會到外面來了,還有我表弟剛由慶豐停歇賦閒在家,如無此機會則不久家鄉淪陷,前途堪慮。此兩件事開哥功不可沒,他二人也深深感荷。曉生弟已退休居上海,我表弟因係副總工程師仍在工作。

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戰開始,不久八一三上海戰爭發生,上海港海運中斷。兵工署決定在香港設立辦事處,接運軍火材料。派方兆鎬為處長。開哥經兆鍇兄介紹受老方之聘赴港任職。開哥毅然作出大膽決定,帶我去港。開哥送芳嫂及寧侄回甪直,我回常州家中,將此消息告知母親,姑母昌弟大二姊等。那時我表弟正好因慶豐廠發生問題賦閒在家,正無可奈何之時,為此我返京與開哥講後,即設法使我表弟來頂替我練習生之缺。我表弟後給他自己奮發,考入浙江大學,畢業化工系。

準確日期已記不清了,大約是1937年9月下旬,我與開哥,謝承健,周紹達四人同乘輪去漢口,再轉粵漢路到廣州,住數日後即赴香港。劉之國也調香港,大約隨老方比我們先走幾天。

百水橋是我開始入社會工作的第一站,但自那年離開後,從未再去過,心中常有嚮往之感。如果我和昌弟身體健康,擬在今年五六月間回老家,趁機坐汽車經宜興,溧陽等至湯山,洗個溫泉浴,再到百水橋,看看現今的變化。那時的樣板工具廠,材料研究所,光學測驗室等建築是否仍在,或早已改造,有無舊跡可尋。再進城遊覽。昌弟曾說昔日開哥芳嫂居住之地,他尚能記憶,不免前往一看。南京遊畢擬乘汽車遊揚州,再遊鎮江,然後返家。

南京2019年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文学涧

留言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简体中文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